隐私政策
logo logo iPocket

通用隐私政策(本地优先)

1. 我们收集哪些信息

默认情况下,我们的目标是不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。除非为实现核心功能所必需,口袋系列应用不会将用户数据发送至我们的服务器或第三方。

不收集模式

口袋系列应用,所有内容信息处理均在设备本地完成,不收集、不上传、不中转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(PII)。

最小化收集模式(如适用)

  • 账户信息:如需登录/订阅时,仅收集邮箱/Apple ID 关联匿名标识等
  • 使用数据:仅收集崩溃日志/最小化分析数据,并在系统设置中可关闭
  • 同步数据:如启用 iCloud/CloudKit 同步,仅在用户同意时,将数据加密后存储于用户 Apple 账户名下

2. 数据如何使用

  • 本地处理:数据处理(如识别、转换、生成、索引)在设备上完成
  • 用途限定:仅为实现核心功能所必需的目的使用数据
  • 禁止二次用途:不将用户数据用于画像、广告或与上述目的无关的用途

3. 权限与系统接口

为实现特定功能,口袋系列应用可能在获得您的授权后使用以下权限/框架:

  • 相机与照片库:用于拍摄/选取媒体
  • 麦克风:用于录音/音频处理
  • 媒体与音乐:读取或写入多媒体内容
  • 位置:用于基于位置的本地功能
  • 运动与健康:用于计步/训练等本地功能
  • 通讯录/日历/提醒事项:用于在本地生成/读取相应条目
  • 蓝牙:用于连接本地外设
  • 通知:用于向您发送本地提醒
  • 面容/指纹:仅用于本地解锁和身份验证,不采集生物特征数据

您可随时前往 iOS 设置 > 隐私与安全设置 > 口袋系列应用 管理权限并撤回授权。

4. 第三方服务与数据共享

默认:不接入第三方广告、跨站跟踪或分析 SDK。不出售不出租不交换用户个人信息。

如确需第三方服务:

  • 崩溃分析:Apple 自带崩溃日志/自托管分析,仅包含最小化技术数据
  • 支付:Apple 的 应用内购买(IAP),由 Apple 处理支付信息,我们无法访问完整支付资料
  • 云同步(可选):iCloud/CloudKit 由 Apple 提供基础设施,数据受 Apple 账户与加密保护

若未来新增第三方服务,我们将更新本政策并在必要时征得您的同意。

5. 数据存储与安全

  • 存储位置:数据默认保存在您的设备本地;如启用 iCloud,同步副本保存在与您 Apple ID 关联的云空间
  • 加密与保护:在可行范围内采用系统级加密与沙盒机制;敏感本地数据可结合 设备密码/Face ID/Touch ID 进行二次保护
  • 数据留存:
    • 本地数据:由您自行管理与删除
    • 云端副本(如启用):随 iCloud 同步策略;您可在设备/系统设置中管理与删除

6. 儿童隐私

除非另有说明,口袋系列应用不面向 13 周岁以下(或您所在法域的等同最低年龄)的儿童使用,也不会主动收集儿童个人信息。若您认为我们在未获监护人同意情况下收集了儿童信息,请通过本政策末尾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络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
7. 跨境传输(如适用)

在”纯本地/仅 iCloud”模式下,我们不主动将数据传输至我们的服务器。若因您启用 iCloud 导致数据在 Apple 的全球基础设施间流转,该传输遵循 Apple 的隐私与数据保护措施。

8. 法律与合规

我们致力于在适用范围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GDPR(欧盟/EEA):如您位于欧盟/EEA,您享有访问、更正、删除、限制处理、数据可携带与反对处理等权利
  • CCPA/CPRA(加州):如您为加州居民,您可行使”知情、删除、限制共享、选择退出出售/分享”等权利;我们不出售个人信息

权利行使:请通过”联系我们”提交请求。为保护安全,我们可能需要验证您的身份。

9. 追踪与广告(默认不使用)

  • 我们不进行跨应用或跨网站跟踪,不使用**广告标识符(IDFA)**进行个性化广告
  • 若未来某应用引入广告或跨站跟踪,我们将:
    1. 仅在获得 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(ATT) 明确同意后进行
    2. 在该应用的隐私政策中单独披露并提供拒绝选项

10. 第三方链接

口袋系列应用可能包含指向第三方网站或服务的链接。该等第三方拥有各自的隐私实践;我们建议您阅读其隐私政策。对第三方的内容或做法,我们不承担责任。

11. 政策更新

我们可能会不时更新本政策。重大变更将通过 应用内公告/版本更新说明 提醒您。更新后的政策自发布之日起生效;若法律要求,我们将在实施前征得您的同意。

12. 联系我们

13. 法律声明

本政策的解释与执行适用与本服务最密切联系之法域的法律(不含其冲突规范)。因本政策产生的争议,双方应友好协商;协商不成的,任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
对隐私政策有疑问?

我们随时为您解答

联系我们